在本报联合全国多家都市报推出的《宝贝回家》计划的关注下,全国陆续传来喜讯,一些被拐的“宝贝”回到了亲人的怀抱。这其中,除了公安部门的努力外,一股民间寻亲力量也正活跃在我们身边。本报曾经报道的中国民间寻亲第一人沈浩,目前正奔波在全国各地,帮人寻亲。昨天联系到本报记者,希望以他个人名义加入到《宝贝回家》计划,助更多被拐宝贝回家。
“你们推出的宝贝回家计划非常好,令全社会关注,我代表那些失散亲人的家庭表示感谢。”昨天,沈浩正在山东临沂一家快捷酒店午休时致电本报,表示希望加入《宝贝回家》计划。此时,他离家替人寻亲已经整整39天了。
沈浩颇具chuanqi色彩,已过不惑之年的他,不知不觉中,已在为人寻亲的道路上走过了9年。
目前,在他的帮助下,760多个家庭找到了失踪的亲人,18个孩子通过寻亲扑克找到了家。他因此获得了安徽省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的荣誉,也因为寻亲网站、寻亲扑克有偿收费而饱受争议。
帮助别人寻亲纯属偶然
2001年1月15日,沈浩在安徽正式注册了“寻人启事网站”。
沈浩说,自己办寻人启事网站帮人“找人”纯属偶然。
当年,他在报上看到一篇报道,题目是《千里偷赴江苏会网友 宜昌三少女你们在哪里》。看到报道中提到的出走少女,他突发奇想:这三个女孩因为上网而失踪,为什么不能通过网络把她们找回来?“我可以开办一个寻人网站,帮助那些丢失亲人的人们。”
寻亲扑克让他一举成名
沈浩真正出名是在推出寻亲扑克之后。
2006年,沈浩的寻人启事网站已经成功帮助100多个家庭找到失踪的孩子。这时,找到沈浩的家庭越来越多。单纯靠网站的工作人员用简单的方式很难帮助更多的家庭找到亲人。
沈浩说, “2006年,受河南警方印制扑克寻亲以及美国印制扑克通缉令的启发,我开始印制了寻人扑克,将走失儿童的籍贯、出生日期、失踪日期、失踪地点等信息标注在扑克牌的正面,带着这些扑克我走遍了全国的各大城市。”
沈浩深有感触地说,“到现在为止,发布在扑克牌上的18个失踪者,通过我们的扑克找到了家人,另外,还有11个早年因种种原因离开家、找不到家、如今已经成年的人找到我,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也找到了失散多年的家人,我们发放的54万副扑克总算没有白费。”
因为收费寻亲遭受质疑
在和谈到记者谈到有关收费的问题时,沈浩有些激动。“我绝不是为了钱才去帮助别人寻亲的。”他特意强调了这一点。
但是,并非所有寻亲家庭的家长都能理解沈浩。“很多家庭听说可以制作这样的扑克,就很热切地过来了,但得知要支付一定的制作成本后又退缩了。”沈浩说。不过,沈浩还是表示,自己也很理解那些失踪孩子家长的心情——他们在寻找孩子的过程中,遭遇了太多的欺骗,已经不敢轻易相信任何承诺与帮助。
据了解,已发放的54万副扑克中,有7万副是失散家庭出钱的,其余的费用都是沈浩拉来的赞助。
这把火终于越烧越旺了
今年10月27日,公安部打拐办公布了首批60名已解救的未查清身源被拐儿童信息。随后,本报联合全国多家都市报推出了《宝贝寻家》计划,全国各地也陆续传来部分孩子找到亲人的好消息。喜讯传来,沈浩很欣慰。沈浩很振奋,因为他觉得,“在我们的努力下,全社会都来关注失散、被拐儿童的命运,这把火终于烧起来了。”
沈浩认定,“做公益事业需要很多钱,如果你没有钱,连自己都养不活,那怎么帮助别人。”沈浩承认,他在公益事业上做出来的名气确实有利于自己的“寻亲事业”。
他告诉记者,近期,他一直在申请注册成立NGO(不以营利为目的非政府组织)。“有了这个以后,我就能拉来更多的社会赞助,对寻亲公益事业的发展很有好处。”
王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