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个家庭贵阳“认儿子”》追踪
团圆 拥抱失去16年的幸福
连日来,本报对小钱和黄文俊回贵州寻找亲生父母的感人事迹进行连续报道后,受到市民极大关注,纷纷来电为他们祝福。记者走进黄文俊回归的家中,见证了亲人相见的激动、幸福。
买衣服鞋子
妈妈帮他系鞋带
昨天一大早,与亲人叙旧了一夜还睡意蒙眬的黄文俊,被妈妈游凤先催促着爬起来。游凤先要带他去买新衣服。
黄文俊告诉记者,他自从被拐卖后,这是第一次真正感到母亲的温暖。一大早,妈妈带着他还有两个表哥,从小河区驾车来到贵阳市区逛商场,这里比比,那里试试,直到中午,终于买到了称心的新衣服、新裤子和新鞋子。
整整一个上午,游凤先对儿子表现出来的很多细节,让记者感受到母爱的温暖,在黄文俊挑选服饰时,游凤先帮助他试了又试,哪怕是系鞋带这样细小的动作,44岁的游凤先都会蹲下去帮助儿子,直到儿子满意为止。
游凤先:撑了16年
终于盼来“儿子”
来到游凤先小河的家里,游凤先向记者讲起了16年来不敢触碰的伤口。
1993年6月14日下午,黄文俊的奶奶带着他来到贵阳市遵义路的家门口,当时6岁零1个月的黄文俊快要读书了,奶奶准备到马路对面给他买些作业本和笔,叫黄文俊在家门口玩着等她。大约10分钟后,奶奶回来时,孙子已不知去向,从此没有消息。
游凤先说,16年前,她经营着一家餐馆,儿子的突然失踪,让她几近崩溃。在儿子被拐卖后的五六年间,她为寻找儿子几乎倾家荡产,去过省内外很多地方,每次都是失望而归。就在她精神快要完全崩溃时,她的一位朋友拿给她一本杂志,上面一篇题为《母亲寻儿20多年找瞎了双眼》,她仔细读了这篇文章,得到一个启发:不能像这位母亲那样,等找到儿子时自己已变成疯子,那就不能给儿子一个完美的家了。
从那以后,她改变了寻找儿子的方法。她重新经营了一家小服装店,一边努力把服装店经营好,一边关注着各大媒体关于寻亲的报道,得知哪里有像自己儿子的消息,才会亲自去寻找。
今年6月19日,本报对小钱和黄文俊回贵州找爸妈的故事进行报道,黄文俊的照片登在了报纸上,当天上午,她看到本报上黄文俊的照片,激动得流下泪水,一下子大叫:“我的儿子回来了”。
6月19日晚上,记者陪同游凤先在遵义红军山见到其儿子时,她一眼就坚定地认出黄文俊是自己的儿子。因为黄文俊的长相没有太大变化,黄文俊还能回忆起妈妈当年教他写姓名的那些片段,最关键的是,黄文俊一直没有忘记他的姓名和妈妈的姓名。
游凤先激动地对记者说,自己和那些丢失孩子父母一样遭遇了太多的不幸,但现在,她成了最幸运的一位。激动之余,她没忘记那些没有找到孩子的父母,她希望还在寻找孩子的父母既要坚定信心,更要保重身体。
黄文俊:
就想回家孝敬亲爹娘
黄文俊看上去很懂事。昨日下午,他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和另一名小朋友在家门口被拐卖时,两名男子称带他们去买糖,顺着家门口的那条河走了很长一段路,他提出“不去了”,被那两名男子凶狠地威胁。说再闹就杀死他们。他们不敢吱声,只得乖乖听话。之后他们被带上火车,去了很远很远的地方,后来才知道他们被卖给福建某地的农民家当儿子。他记得,比他小一岁的杨志先被卖掉。他被卖给一家有5个姐姐没有弟弟的家庭,继父母一家对他都很好。
黄文俊说,继父母将他抚养长大也很不容易。在他读小学时,一篇《小蝌蚪找妈妈》课文勾起他要找妈妈的强烈欲望,他用一张小纸条写下几个字——我一定要找回我的亲妈妈。他将小纸条藏在一个属于他的抽屉里。有一天,小纸条被继父母家他的一个姐姐发现后,将小纸条交给继父母,继父母一家开始对他严加看管。一直到读初中后,在他17岁那年,他趁继父母不备跑到相距数十公里的县城打工去了,他想,只有这样,才能挣钱回去找父母,当时他不记得自己是贵州的。
在打工期间,他多次回去看望养育自己长大的继父母,但始终没有忘记一定要找到亲妈妈。他曾经到过江西等地找过妈妈,但每次都失望而归。找妈妈将身上的钱花光后,他又继续打工挣钱。
有一次,他应一位朋友邀约,到江苏靖江去打工,途中睡着了,过了目的地100多公里,而他身上仅仅剩下了5元钱,无奈之下,他只得走路返回靖江。途中吃尽了苦头,夜间睡在马路边,饿了就捡人家丢弃的水果和盒饭充饥。
如今,他在福建某厂工作,每月3000多元,手下还带有多名徒弟。他通过全国青年志愿者沈浩的帮助,初步查实他应该是贵州的后,决心抽时间到贵州找妈妈。这一次,贵州没有再让他失望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