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上百度词条“沈浩”,跳出的一个特别解释是“中国寻人第一人”,他被评为2010年度感动中国网络人物。12月24日,这个被互联网誉为“中国寻人第一人”的沈浩来到郴州寻人,记者特意约访他,听他讲述如何帮助上千个家庭寻找失散亲人的不寻常事。
寻人之旅 走进24个省132个城市
今年45岁的沈浩是安徽滁州人,是一名寻人志愿者。2001年以来,他走进24个省132个城市,行程近40万公里,为海内外1100多个家庭成功寻找亲人提供了无私的帮助。
沈浩此次出行到郴州,是受武汉一对六旬老夫妻的嘱托,帮他们寻找失踪十年的儿子张亚军。张亚军于2003年1月在武汉长江大桥离奇失踪,失踪前曾在武汉市某监狱当狱警。尽管有人在江边发现了张亚军的外套和手机,但父母始终觉得性格开朗,且不久前还用银行卡取了钱的儿子不可能自寻短见。十年来,老两口在全国多个城市寻找,却一直没有下落。如今,两位老人已年过六旬,听闻沈浩帮助不少父母找回了孩子,便联系他帮忙寻子。
“相信儿子还活着是两位老人心里唯一的精神支柱,他们已经走不动了,所以我答应替他们找儿子。”沈浩说。12月16日,他从安徽出发,从湖北到湖南,打算沿着京广线的城市一路南下广东,再转道去四川和重庆。
十年生死两茫茫,此行也许一无所获。但沈浩希望他的努力会让老两口的心得到慰藉。一路寻人,也一路有人“寻”他,他还在一路收集寻人信息。
寻人网站 以民间的方式找回1144人
百度词条解释对沈浩的评价是:“他对社会的贡献在于,以民间的方式,普及网络寻人理念,开发寻人广告品,让失踪者家庭这一特殊弱势群体得到社会的关注。”
2001年,一个偶然的奇想,沈浩创建了寻人启事网站。那时从事网站服务工作的他在翻阅报纸时,读到一则三个少女因网恋失踪的新闻。 “网上被拐走的人,也可以通过网站寻回呀”,他脑海里萌发了创建寻人网站的念头。三天后,中国第一家 “寻人启事网站”问世。
网络寻人,大海捞针。各种各样的寻人网站风起云涌,最后又悄无声息消失退出。为了区别于其他商业网站,沈浩干脆把网站改成自己的名字——沈浩寻人网。至今为止,沈浩寻人网站帮助找回1144人,也成为全国寻人界知名度、成功率最高的寻人网站。
听到沈浩来到郴州的消息,家住下湄桥的蒋国宝老人立即找他求助。老人的女儿在外孙1岁8个月时走丢,孩子的家人眼泪纵横,恳求沈浩支招。沈浩为老人介绍了寻人经验,答应帮他把孩子的信息挂在网上,做成扑克牌,大家一起帮忙寻找。2012年5月22日,本报发表 《儿啊!你在哪里?》一文,沈浩说他早就在网上看过此文,并且表示愿意免费为该文中的妈妈在网上发寻人启事。
沈浩每年有七八个月的时间在外公益寻人,但他从不收取酬金,只让委托寻亲的家庭提供路途费用。 “每次见到失散亲人的眼泪,心里都很难过。我是一名志愿者,尽自己所能帮帮忙。”
寻人扑克 41个版本散发了141万副
“这是我的另一张名片——寻人扑克牌”,沈浩递过一副扑克牌。记者看到,武汉失踪者张亚军的照片和个人信息被印在其中一张扑克牌的 “梅花6”上。
在寻人时,沈浩发现很多失踪的孩子被拐卖到偏远山区,那里是互联网的盲区,怎么办?伊拉克战争美军的 “扑克牌通缉令”给了沈浩灵感。 “在娱乐中行善”,他想到了把失踪者的照片和信息印在扑克牌上,到各城市免费散发。
2006年,沈浩制作的第一副寻人扑克印了1万份,费用由20多位寻找孩子的家长分担,后来慢慢就有企业和爱心单位捐资赞助。到目前为止,沈浩的 “寻人扑克牌”印刷了41个版本,散发了141万副出去,帮助了50多个家庭骨肉团圆。
郴州的张贵红女士走失的儿子罗超凡就在第一副 “寻人牌”里。张贵红从印制扑克牌开始一直和沈浩保持着联系。在张贵红眼里, “他是个敢想敢做,坚持行善的英雄”。受到孩子被拐的打击,张贵红几乎患了失忆症。沈浩总是鼓励她 “生活还要继续”,如今张贵红也成了一名寻人志愿者。
沈浩的寻人扑克比普通扑克多出一张,有55张,多出来的那张印着 “防拐13招”: “不要让孩子独留家中;掌握孩子行踪,外出或上学由家长接送……”
沈浩是第二次来郴州,郴州的志愿者自发帮他一起散发 “寻人扑克”。沈浩告诉记者: “湖南有温暖,而郴州很热情。”他准备收集好新信息,特别制作一副湖南版 “寻人扑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