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寻人专家沈浩千里寻亲“传递”爱心接力
陈波带着妻儿回到魂牵梦绕的家乡。沈浩摄
23年前,一位年仅5岁的陕西泾阳小男孩陈波被拐卖到山东菏泽。23年后,长大成人的陈波,做梦都想回到亲生父母的身边,一觉醒来,泪眼婆裟,思乡心切的陈波,多么渴望这个梦想能早日变成现实。
2013年4月20日,陈波的梦想终于在滁州人、中国寻人启事网站长沈浩的爱心传递下实现了,陈波回到了令他魂牵梦绕的家乡。
“团聚那天,女人们泪如泉涌,男人们敲锣打鼓,现场气氛十分感人!”说起陈波和亲人团聚的那天,寻人网站站长沈浩说:“太感人了,帮人寻亲十几年,这是他最为感动的一次!”
和姐姐上学,小陈波被拐
1990年11月22日这天,对于陈波的家人来说终生难忘。当天大雾,刚刚5岁的陈波与姐姐结伴上学。由于陈波在本村上学,而姐姐的学校却在邻村,两人结伴上学后很快便分开了。中午放学回家,邻居的小男孩来到陈家,问“陈波为什么没去上学”。这天起,陈家人再也没有见过陈波,年仅5岁的小陈波从此失踪,无人知道他的下落。
陈波的母亲思儿成疾,常常一个人跑到村头。夏天,她头戴一顶草帽,冬天,她仅披着一件大衣,经常一站就是半天。陈妈妈常常被乡亲们硬拉着才回到家。这种煎熬,陈家人一捱就是23年。
千里寻亲,沈浩跟踪八年说起帮陈波寻亲,沈浩说,这源于8年前的一份来信。
据沈浩介绍,2005年9月,他收到一封来自山东菏泽、署名陈宇(化名)的高中学生书信。陈宇在信中说,印象中他是被人从学校门口骗走的,坐火车长途跋涉才到山东。陈宇努力回忆印象中的家乡——平原地区,大拖拉机,平顶石板房,有个地名叫“永龙站”(音),自己额头上有几个小麻点……
根据“永龙站”(音)这个地点,沈浩开始了艰难的寻人之旅,8年里,他奔波了无数个地方,但毫无收获。
“就在今年4月16日,事情有了重要转机。”沈浩说,当天晚上,一名女子从陕西咸阳打来电话,称看到寻人网上的一个名叫陈宇的人,感觉就是自己失散了23年的弟弟陈波。
爱心接力,失散23年终相聚
在热心人沈浩的帮助下,4月17日,沈浩就帮他们姐弟俩互换了联系电话,互通电话后,他们确认彼此就是要寻找的人。但此时,陈波又有了一些顾虑,养父一家待他恩重如山,他担心此次认亲会让养父产生误会。权衡再三,陈波决定先瞒着养父,带着妻子和孩子奔回陕西,认亲之后再与养父沟通。
4月20日零点,沈浩带着陈波一行走出西安站,陈波的姐姐早已在出口处迎接。随后,他们又马不停蹄地赶到西安市一家宾馆。陈波的父母已从陕西泾阳县赶到了西安,他们正在宾馆里焦急地等待着儿子。
母子相见,母亲刘金寨抱着儿子嚎啕大哭。她抚摸、端详着陈波的额头,儿子小时候出过水痘,额头上的麻点清晰可辨。所有人围在一旁劝道,“儿子回来了,应该高兴啊!”刘金寨还是止不住泪水,很久她才平静下来。众人把母子扶到沙发上坐下,刘金寨又一次把儿子搂进了怀里。
陈波的父亲陈永荣,一直在旁边接受着大家的道贺。数一数,宾馆房间里有近20人,他们是陈波的伯伯及兄弟姐妹。
认祖归宗,陈波家乡沸腾了
4月20日一大早,三辆小汽车,急匆匆地开进陕西省泾阳县永乐镇北流村。村口聚着无数人。小车停下,鞭炮震耳,锣鼓喧天。
陈波下车,一个当年的小伙伴给他披上了红绸。一位白发老人拥着陈波大哭不止,他就是陈波的大伯,快70岁了。他说,闭眼前,终于看到侄儿回家了。
锣鼓队是村里老人们自发组织起来的,在一位90岁老人的指挥下,敲着欢快节奏。人们拥着陈波回家。
陈波的家门前新贴着一副对联,上联:异地网信亲团聚;下联:两陈苦别心相连。横批:认祖归宗。
小院被挤得水泄不通,乡亲们为陈波举办了一场简短而又隆重的认亲仪式。长辈们排坐,主持人一一介绍,陈波与妻子向长辈们磕头。所有的人,满脸喜悦,满眼泪花。 文/本报记者陈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