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玲(左)和孟庆辉(右)拥抱在一起。本报记者 赵 弘 摄
□本报记者 赵 弘
5月23日,本报头版刊发了《“沈浩大哥干的是大事”》一文,标志着寻亲扑克万里行活动在我区的成功启动,霎时间,多名寻亲者从四面八方涌来,向沈浩及内蒙古锦禧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求助。5月28日,沈浩及内蒙古锦禧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帮助一对离散59年的孪生姐妹喜获重逢。
5月28日下午,在内蒙古锦禧传媒公司举办的寻亲见面会上,呼和浩特市的寻亲者孟庆辉和被找到的孪生姐姐李玲同时出现。
“宁碰了也不能误了”
孟庆辉拉着李玲激动地说:“5月14日,我通过电话提供了寻亲材料,没想到今天就找到了我朝思暮想的姐姐。”孟庆辉和姐姐李玲出生于1953年6月28日,姐姐排行老五,她排行老六。当年,对于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来说,抚养6个孩子,经济上无法承受,父母只能把刚出生不久的孟庆辉送了人,两年后又把姐姐送了出去。孟庆辉8岁时回到自己家,姐姐却一直没有回来。妈妈总说:‘你们应该是兄弟姐妹7个啊,就差个老五。’”父母相继去世了,临终前为了遵守与养父母的约定,也没有告知子女们老五的下落,可孟庆辉坚信一定能见到姐姐。这么多年来,经常根据一些零散的线索刊登寻人启事,查找姐姐下落,这次她对是否能寻找到姐姐并不抱很大期望,只是觉得,宁碰了也不能误了。
串联蛛丝马迹
在寻亲见面会上,这对姐妹开始核对证据。
孟庆辉回忆,姐姐好像送给了呼和浩特市旧政府家属院的一户人家。记得姐姐小名叫玲玲,小学好像就在附近上的,初中后就再也没有见到姐姐。出生年月应该是1953年6月28日。
李玲回忆,自己家确实在内蒙古旧政府人委大院居住,小学在新华小学就读,当时叫李玲玲,小名玲玲,上初中、高中在呼市二中,改名李玲。出生年月有点出入,我的身份证上的出生年月是1954年7月15日,而孟庆辉提供的是1953年6月28日。但是她细想了一下说:“在10年前,听高中同学的母亲说,我可能是1953年出生的,当时我还说,呀,又给我长了一岁。”
李玲说:“我的养父母当年都是北京支援边疆来到呼和浩特的,家中只有我一个孩子。记得在我上幼儿园和小学的时候,就有许多小伙伴经常追着我喊‘李玲玲是抱来的。’我就回家问妈妈,可妈妈却说:‘别听他们瞎说,你就是妈亲生的。’当时我也没太在意,从小到大,父母都特别疼爱我。发小李琳的母亲和我妈妈是关系非常密切的朋友。直到我的父母去世后,发小的母亲才告诉我:‘你是抱养的,听说你还有一个孪生妹妹。’此后,我也特别想弄清自己的身世。可是,我知道的线索实在太少,无法寻找。养父母在世的时候,对我的身世特别在意,我也能够理解二老的心情,他们一直把我当作亲生女儿看待。”
突然,李玲的发小李琳问孟庆辉:“你妈妈当年是做什么的?”孟庆辉回答:“是个油工”。孟庆辉的话音刚落,李琳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热泪盈眶。原来,在这次见面之前,李琳的妈妈才告诉她:“李玲的亲生母亲当年是个油工。”
孟庆辉目不转睛地看着李玲说:“你就是比我漂亮,长得和二哥太像了。记得妈妈曾经说过,‘你们两个双胞胎姐妹长得一点都不像,玲玲比你漂亮,和你二哥长得像。’”
和李玲一同前来的许建兰和李琳插话说:“李玲姐,你的女儿和孟庆辉长得特别像啊。”于是,李玲又从手机里找出女儿的照片给在场的人看,果然很相像。
“姐妹本来就亲,双胞胎姐妹那该有多亲啊!这么多年了,我经常在梦中和你相见。”妹妹孟庆辉说。姐妹俩突然站起来,流着泪紧紧拥抱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