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入一元硬币,得到一副寻子扑克。到昨天为止,在过去的十天时间里,摆放在大连人流密集场所的100个寻子募捐箱已发出近万副寻子扑克。
“解救被拐儿童眼下为全社会所关注,但这种热度也许不会一直持续下去,所以我们想用这种公益形式提醒人们,只有大家的长久关注,才能让更多被拐儿童早日回家。”大连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副秘书长田文涛说。
为寻爱子他倾家荡产四次被骗
一个理着平头的男孩,五六岁的样子,毛嘟嘟的大眼睛似乎会说话,开心地笑着,幸福写在稚嫩的脸上。
这是寻子募捐箱上的一张宣传画。画上的男孩叫郑楚泽,1998年3月19日出生,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井都镇神山村人。
“我对儿子的记忆永远停留在2005年1月21日。 ”昨天,接到记者电话,郑楚泽的爸爸郑进伟泣不成声。
郑进伟讲,失踪前,小楚泽上幼儿园,来回有班车接送。那天下午,幼儿园提前一个多小时放学,班车将小楚泽送到村口,没通知家人去接。等家人按约定时间去接时,小楚泽已经不见了。
这之后,郑家的天塌了。郑进伟的母亲和妻子整天以泪洗面。“晚上失眠,想儿子。睡着了,做梦还是儿子。 ”郑进伟说,他今年刚刚40岁,但头发已花白。
至今,郑进伟已到过十几个省的20多个城市找儿子,花去50多万元,倾家荡产。此间,还曾4次被骗。
“小楚泽是个怎样的孩子?”哽咽半晌,郑进伟说出4个字:“可爱,内向。 ”
“只要能找回儿子,搭上我的性命都值。我现在不知道该到哪里找,可我会一直找下去,直到有个结果。 ”迷茫,失落,这是郑进伟每天经历的心情。但他说,他心中还抱着希望。
“孩子,你在哪里找爸爸?”现在,郑进伟的这句话也被印在了宣传画上,陪伴儿子在春风里绽放的笑脸。
五款宣传画头像出自寻子奇人沈浩之手
寻子宣传画共5款,每款画面采用5个被拐儿童的头像及相关资料组成,设计出自沈浩寻人网创始人沈浩之手。
“我的资料库里有1000多个被拐儿童的记录。这次展示的孩子,是从资料库里随机抽取的。”昨天,沈浩告诉记者,从他掌握的情况看,贵州、四川、江西、云南、广东等省是丢失孩子的高发区,被拐儿童大多是进城打工的农民工子女,几乎都是学龄前年龄段。
沈浩,43岁,安徽滁州人,10年前创建沈浩寻人网,至今已为包括辽宁省在内的24个省份108个城市的260多位寻子家长找到了孩子。
沈浩给记者一一列出他和寻子家长们曾用过的办法,诸如寻子扑克、寻子画册、寻子名片、寻子年历、寻子T恤衫等,甚至在餐巾纸的外包装袋印上被拐儿童的头像及资料。 “仅靠网络寻子有局限,有人不会上网,有的地方落后,就得用其他办法传递寻子信息了。”
据沈浩介绍,寻子扑克最早是在2006年8月推出的,到现在已印发了23个版本、76万副,上面共印有320多家的340多个被拐孩子的照片。 “有一家,小兄妹带个小表妹一起出门玩,仨孩子就都丢了。有一家,在不同时间、同一地点,先后丢了俩孩子,太惨了。 ”
沈浩说他与辽宁有缘。他8岁到10岁这段时间,曾随当兵的父亲在丹东生活,记忆深刻。 2007年,他来辽宁发寻子扑克,第一站就到了丹东,还到了沈阳、抚顺,沈阳的扑克牌收藏俱乐部曾热情相助。
年底前全省各市都将摆放寻子募捐箱
寻子募捐箱是大连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副秘书长田文涛发明的专利。此箱上面可展示宣传广告,设计有这种功能:只要在投币口投入一元硬币,就会在出口处吐出一副扑克牌。
今年2月中旬,田文涛就寻子募捐箱事宜联系沈浩,二人一拍即合。 2月28日,由大连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大连联丰传媒与沈浩寻人网共同制作的首批100个寻子募捐箱,现身大连人流密集场所。这些场所有机场、码头、公交站点、长途客运站、商场、银行、医院、写字楼、会展中心等。下一步,还将在高校摆放寻子募集箱,因为这里汇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莘莘学子。
田文涛说,大连是一座沿海开放城市,虽然拐卖儿童犯罪现象并不严重,但这里有那么多外来人口,通过寻子广告宣传,他们将这些信息带回各自的家乡,这对寻找失踪儿童很有帮助。发寻子扑克,寻子募捐箱比靠人发放省时、省力、省钱,传播的途径更快、更广,而且还能收到善款。
“前不久,我从电视上看到一则朝阳一农村儿童失踪的报道,境况凄惨。 ”田文涛说,寻子募捐箱将很快现身朝阳。
“搞寻子募捐箱、寻子扑克,钱从哪来?”田文涛回答记者说,钱的来源靠向爱心人士和爱心企业募捐。而募捐箱里用寻子扑克换来的钱,有两个用途,一是资助那些为寻找失踪儿童而囊空如洗的家长,二是帮助那些自强自立的残疾人谋生、创业。
田文涛告诉记者,从明天开始,将在营口市的人流密集场所摆上100个寻子募捐箱。在省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今年年底前全省各市都将陆续摆上寻子募捐箱。
□本报记者/赵乃林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