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两位安徽老人的心愿:委托“中国寻亲第一人”
寻找在杭失踪十年的儿子
见习记者 王雁雯 文 见习记者 孙志君 摄
每逢佳节倍思亲。阴历九月初九,重阳节,“中国寻亲第一人”沈浩,昨日来杭州想圆一对老人的心愿:找到十年前,在杭州失踪的儿子。同时,他还委托青年时报将1000副印有52名失踪者以及一些防范提醒的扑克牌发放给杭州社区,倡导“在娱乐中行善”。
老人要找的儿子叫鲍海容,头像印在寻人扑克的红桃9上。
父母送儿子去学裁缝
记者联系了鲍海容妹妹鲍海君。目前妹妹和妹夫还有妈妈住在合肥,爸爸留在老家安徽铜陵农村。今年爸爸62岁,母亲61岁,鲍海君讲,哥哥鲍海容是家中老二,上面还有一个姐姐。哥哥是家里的独子,从小受父母宠爱,但是家里的经济条件不好,考虑到经济状况,又怕儿子性格内向吃苦受累,父母便把儿子送去学裁缝。
最后一个电话:打算做生意
1997年,哥哥带着妹妹来杭打工,妹妹呆了二三个月后,离开了杭州。哥哥独自一人在四季青服装城附近的一家小服装厂工作。那个时候,通信不发达,能与哥哥联系上的唯一方法就是一台传呼机。少则一个月,多则几个月,哥哥会打电话回家报平安。
2000年正月,回家的火车票难买,哥哥决定不回去了。惦念儿子的父亲独自从老家来杭州看儿子,下了火车,抱着儿子说,“明年正月给你找个媳妇,结婚吧。” 哥哥还带着父亲在西湖、武林广场转了转。
2000年秋,哥哥的最后一个电话告诉家里,“我准备跟朋友做点产品生意。”从此,再未与家里联系。
父亲寻儿来杭两次失望两次
2001年3月,心急的爸爸带着妹妹来杭州寻找儿子,找到了以前的服装厂,服装厂的人告诉鲍爸爸,“他已经不在这里干活了,跟别人走了。具体去哪里,我们也不知道。”
2001年5月,心急如焚的爸爸再次和女儿来杭,找了以前儿子住过的旅店、租过的房子,结果无果。于是,老人害怕儿子已经出了事,在杭州报了警。警方表示,找不到人的情况很多,光凭家人的各种猜想,是不能立案的。
失落的父亲仿佛失去了一切可以寻找的线索,失望地回了老家。
母亲一度患上精神分裂症
父亲每天都会想起这个儿子,只要电话响起,父亲就会飞快地冲到电话前,激动地接起电话。周围的邻居亲戚都知道这个事情,谁也不愿意去揭父亲的伤疤。父亲也渐渐地很少在家人面前提起,只是逢年过节,家里没有了欢笑,只剩下默默相对的苦闷。
让这个家庭更加负重的事情发生了,就在这一年,母亲因为过度思念儿子,患上了精神分裂症,任何人都不认识了,每天都在大喊大叫地打人,口里喊着“儿子”。
十年里,母亲的病总算在医生的治疗下,恢复了正常。但是每个家人都独自承受着这份痛苦。谁也不愿意再去揭这样的伤疤,父亲的眼睛都是红红的,身体一年比一年消瘦。
“儿子,快回来”
2009年,妹妹在电视里知道了沈浩寻亲,通过网络找到沈浩。将哥哥的资料印成扑克牌。
我们全家想感谢报社,请帮助我的父母说一句“儿子,快回来”。此刻的鲍女士和她的家人,已经哽咽得说不出话来……
“中国寻亲第一人”
沈浩和他的寻人扑克牌
沈浩,男,1968年出生,安徽滁州人。
2001年,沈浩建了寻人网站,现在已成为国内同类网站中知名度最高、访问量最大的寻人网站。2006年,他把收集来的全国各地的失踪人员信息制成寻人启事扑克牌。此次沈浩来杭带来的1000副扑克,是2010年第4期,也是寻人扑克牌系列总的第21期。
2006年起,沈浩行走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99个城市,行程30多万公里,散发寻亲扑克66万副。至今沈浩累计志愿服务小时数已超过8000小时。包括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纽约时报在内的国内外报道沈浩事迹的媒体超过400家,他被传媒誉为“中国寻亲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