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与法制杂志2010年7月上半月刊以《点击真情 弥合56个破碎家庭》为题报道了本站合作伙伴联合寻人网站长刘德志先生的事迹。全文如下:
作者/刘德林
2010年4月15日晚上,刘德志的手机骤然响起,“喂,请问您是刘德志先生吗?我是河北的王秀兰呀,我那失踪的闺女找到了, 谢谢您啊!您真是我们的大恩人啊!……”,说着手机那端传来了老人激动的抽泣声。像这样来自全国各地的报喜电话刘德志已经接过56个。其实这56个家庭与刘德志毫无关系。那么,陌生人刘德志是如何将这一个个破碎的家庭修补重圆的?
触景生情 办个网站帮寻人
今年45岁的刘德志,是江苏省射阳县的一名机关干部。2003年7月初的一天中午,他下班回家途经射阳县中医院门前时,见围着一团人,他怀着好奇心拔开人群一看,只见一位披头散发、眼泪鼻涕的妇女哭得死去活来。他向众人一打听,原来这位妇女的独生女儿暑假里因沉迷于网吧,已有好几天没有回家了,现在不知去向。夫妻俩找遍了县城所有网吧仍不见踪影。
在一旁的丈夫也紧锁着眉头,急得抓耳弄腮不知所措。看着夫妻俩伤心欲绝的样子,心地善良的刘德志心里和他们一样难受,路人嗫嚅道:莫非去会网友了,才16岁啊,后果不堪设想啊。既然是被网吧诱惑出去,能否从网上把她找回来呢?刘德志头脑中忽然闪过这样一个念头。
当晚,刘德志躺在床上辗转反侧。他想,现在迷恋于上网的孩子太多了,一旦他们深陷进去就难以自拔,往往会做出于自已、家庭、社会不利的事,甚至会毁掉自已的一生。我要是能办个寻人网站,把这些上网失控的孩子从网上找回来,那不是一件大好事吗?想到这里,刘德志激动得一夜未眠。
当时家里有一台电脑,是刘德志闲暇之余上上网、打打游戏玩的。为了取得家人的支持,刘德志把亲眼所见和在报纸上看到的沉恋于网吧而变坏的孩子的故事讲给妻子听,并提出想买打印机、扫描仪办个寻人网站去帮助这些失踪亲人家庭的想法。妻子也是个乐于助人的人,便毫不犹豫地拿出家里平时省吃俭用的4000元钱,买了打印机、扫描仪等设备。
虽然有了寻人的工具,但刘德志这时并不太精通网页设计和网站建设。于是业余时间刘德志全身心扑在学习计算机技术上,白天上班,晚上就全身心沉浸在学习网络技术、图片处理、页面设计上,并到处拜师学习。通过一段时间的技术“充电”,他的网络技术突飞猛进,他感到自已开寻人网站的条件已具备开网站了。
给网站起个什么名字好呢?他想,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大国,要想在13亿人口中找到某个失踪者,就凭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单位、一个部门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只有通过各地公益机构、执法部门、新闻媒体、志愿者以及为数众多、分布较广的公益事业爱好者、志愿者的相互配合与合作,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努力,才能更容易找到失踪者。于是,他给自已的网站取名为中国联合寻人网。
2003年8月18日,刘德志的中国联合寻人网(WWW.XRQS.NET)终于“开张”了。
真情相待 56个失踪者回家了
联合寻人网(WWW.XRQS.NET)开通一周没到,就有上万人游览,有的人给他鼓励,有的人给他祝贺,有的人直接打来电话表示支持,还有失踪者的亲属发来电子邮件请求刘德志帮助寻人。看到这些,刘德志心里倍感欣慰。
为了避免别有用心的人钻空子,刘德志的网站对每一则发布寻人启事都要进行严格的审核,并在显著位置上提醒寻人者如何防止被骗等。由于刘德志网站有特色,点击率一路攀升,网站的知名度也越来越大。
2006年10月的一天傍晚,一位中年男子气呼喘喘地跑来找到刘德志。这位男子名叫汪荣,说他女儿小梅在盐城一所学校读中专。三天前,他接到学校老师打来的电话,说他女儿已经两天没来上学了。一听这个消息,全家人都慌了神,立即发动亲友四处奔波寻找,可几天下来仍一无所获。刘德志给来人倒了一杯水,问他女儿有什么爱好。汪荣说:女儿别的没有什么爱好,就是爱好上网。汪荣把女儿的QQ号码告诉刘德志,请刘德志帮忙寻找她女儿的下落。刘德志下班回到家后,立即就在网上寻找小梅的下落。一直到凌晨一点多钟,刘德志终于查到了小梅在盐城一家网吧上网。刘德志和小梅接上线后,先在网上用QQ号和小梅聊天,企图稳住对方,他用一腔真情劝小梅回家。“听说你现在正在读中专,怎么有时间上网的啊?”刘德志单刀直入地问。小梅随即打出一句:“我觉得上网好玩呀,上学真没劲。”“上网是好玩,但它不能代表你将来的生存能力,你现在的任务主要是学习啊!”刘德志进一步地开道她。”“我想学习,可有时还是控制不了自已。”见对方思想有所醒悟,刘德志随即说道:“成事在人,败事也在人,一个人做事总得有点原则,随心所欲酿下的苦酒只能自已喝,自已喜欢的东西千万可要分清好坏唷。”“我出来好几天了,学校、家里真不知怎么样了?”刘德志觉得小梅还是有良心的,就乘势开导说“孩子,你不负责任地出来玩,你学校里的老师、同学和家人一定很为你焦急的,特别是你的爸妈知道你失踪了他们一定在寻死笕活地找你。孩子,回家吧,明天就是中秋节,你不回来,父母亲一定会伤心透顶的。”“好,我听你的,我马上就回家……刘德志终于将小梅说动心了,此时已是凌晨三点多钟,这才想起晚饭饭还没吃。
不久,刘德志接到汪荣打来的感谢电话,说他的女儿真的回家了。
第一次寻人成功,刘德志心里上有了从没有过的成就感。从这次寻人的经验中刘德志悟出了一个道理,不光要将寻人的照片在网上贴出来,让大家帮助寻找,而且还要学会开导失踪的人,做好失踪人的思想工作。于是,刘德志便到新华书店买了心理学、社会学等有关书籍“啃”了起来。他暗下决心,要让更多的失踪者回家。
常州有个名叫金凤的女孩因和男友吵架而负气离家出走。
接到常州金凤父母的请求电话后,刘德志每天晚上吃完晚饭后都要坐在电脑前搜索她的行踪,一直到第四个晚上,刘德志终于找到女孩在上海。可刚上线聊上两句,金凤就下线了。后来刘德志又从网上在山东烟台找到了金凤,刘德志再次和她聊上了。为稳住对方,刘德志先和她说上几句幽默的笑话,刘德志告诉她:一只小蚂蚁急匆匆地往一棵大树后面躲,并伸出一条腿,另一只小蚂蚁不解地问:“你干吗呢?”这只小蚂蚁一本正经地说:“嘘,别出声,后面有一头大象,我要绊倒它。”聊着聊着,刘德志就言归正传,虽然他这次没有让这女子动心,并约好以后再见。
刘德志觉得有一线希望,第二天晚上,刘德志早早地坐在电脑前,可等了一个晚上,金凤却始终没有出现,令刘德志很失望。刘德志想,不会是金凤有什么变化吧,莫非她一时想不开……“刘德志不敢多想。直到又过了两天,刘德志才发现金凤已去了海南。可任恁刘德志怎么聊,金凤就是不理他。
刘德志只好在QQ号上给她留言:“你的生命不是属于那些不爱你的人,而是属于爱你的人。别把生命建立在爱你的人痛苦之上,回家吧,家才是温暖的港湾……”
刘德志一段感人肺腑之言终于打动了金凤的心,金凤在向刘德志回话中简明而直朴:“你是一个好人,本来我想了却此生,我被你说服了,在以后的人生旅途中,我会永远记住你的话的。”看到金凤的回话,虽然和这名女孩没曾谋面,但坐在电脑前的刘德志仿佛看到了金凤回家和亲人团聚的喜悦心情。
刘德志的业余时间几乎全花在寻人网站上了,他为公益事业而忙碌着、快乐着。为维护网站,刘德志每年都要贴上四五千元。他的妻子下岗在家,孩子在上大学,全家仅靠他一人的工资生活。但刘德志觉得做这件事值得。至今,他在网友的帮助下,已为全国各地56个家庭找到了失踪的亲人。
寻人扑克 圆了32个家庭团圆梦
和成功找到的数字相比,经过刘德志的联合寻人网寻找但至今还没有找到的人仍然占大多数。如何提高寻人的效果和成功率,越来越成为刘德志经常思考的问题。因此,他在侧重开展网络寻人帮助的同时,不断探索联合寻人、寻亲的途径和方法,并对求助者进行寻人指导,使他们能够从面对亲人突然失踪的一筹莫展、到掌握有效的寻人寻亲方法,最终实现亲人的再次团聚。经过几年的摸索,刘德志想,互联网在一些发达地区蓬勃兴起,而在偏僻的边远地区,有互联网的人家凤毛磷角,寻人网发挥不了多大作用。而偏远地区失踪的人不在少数,如果有其他什么办法,让他们也能参与进来,寻找的范围就会扩大,失踪的人就会多点希望。刘德志苦思冥想了好一阵子,仍想不出好的招来。2005年冬,他受美军用扑克通缉他们要抓捕的战犯中受到启发,决定制作并发布一种寻人扑克,因为扑克是一种常用的休闲、益智的娱乐工具,还可以重复使用,而且便于携带保存。
他把自己的想法通过电话和安徽省优秀青年志愿者、中国寻人启事网(现改名“沈浩寻人网” )的站长沈浩一说,没想到两人一拍即合。随即,一个全国首创的“扑克寻人行动计划”在刘德志和沈浩两人的反复讨论下出台并在联合寻人网、寻人启事网公布。由于刘德志平时工作较忙,制作寻人扑克的具体工作由沈浩实施。于是,从2006年3月开始,沈浩奔赴云南、江西、湖南、广西、贵州、广东等地开展“扑克寻人”计划的宣传并收集失踪人员的照片和相关资料。在湖南怀化,一位名叫戴特株的小孩被人拐走了三年,孩子的爷爷去了18个省、市,印了500万张寻人启事,张贴于各省、市的大街小巷,可孩子至今仍杳无音讯。听说有人要制作寻人扑克,他很支持,立即找出孩子的失踪资料。并说不管寻人扑克能否找到我心爱的孙子,我都永远支持它。但也有人不相信,说他们是骗子,因为每个人失踪人员要收成本费用600元,对贫困家庭他们才实行免费。但大多数人相信他们是一颗真诚的爱心。
经过沈浩半年多来的艰难跋涉,本想征集52人的首副寻人扑克,结果却只征集到26个失踪亲人的资料和相片。理想和现实的强大落差,让这俩位热心公益的年轻人一度对扑克寻人计划产生怀疑,现实将二人推到了困境:寻人扑克,做还是不做?如果做的话,设计费、印刷费、邮寄费、传播费、旅差费,算起帐来还要倒贴一万多元;如果不做的话,这项很好的寻人计划可能从此夭折,最终他俩决定,即使倒贴钱也要把中国首副寻人扑克做成功。为了节约开支,整个扑克图片的设计都由沈浩和刘德志两人自己完成。他们对扑克的牌面精心设计,寻人扑克上收录的26个家庭27名失踪儿童,每个孩子均有相关照片、资料和联系方式等,失踪孩子来自江苏、广东、江西、河南、香港等5个省13个城市。刘德志花了几个晚上,对寻人扑克的外包装亲自设计,经过十几次的修改,终于设计出富有爱心又引人注目的扑克外包装。他在寻人扑克的外包装盒上,用红底白字印着一个大大的“寻”字,还有一句醒目的话:“26个家庭企盼团圆,您的爱心使他们增添希望”。后来,他们又得到了宁波三A扑克牌厂的大力支持,终于将寻人扑克敲定。2006年8月初,由寻人启事网站、联合寻人网站联合出品的国内首副寻人扑克公开发布,首次印刷的一万副寻人扑克免费送给全国各地的义工相关组织、志愿者组织、失踪者家属以及公安、民政部门等,并得到了包括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中华网等国内顶级媒体在内的众多媒体的报道。从此,扑克寻人行动计划正式展开……
据统计,从2006年春寻人扑克开始实施到2010年3月底,他和沈浩共同策划实施的中国寻人扑克先后发行20个版本计65万副,300多个家庭参加了扑克寻人计划;先后在全国24省96个大中城市及重点地区举行寻人扑克免费发布与宣传活动200多场次,参与活动的市民达60余万人次,各类媒体报道近万篇(次),百度(baidu.com)“寻人扑克”搜索达51.5万篇。通过寻人扑克成功找到亲人的已达32人。
几多无奈 真情寻人遭遇几许尴尬
一个个失踪的人通过刘德志的寻人网站被找到,使他们破碎的家庭得以团聚,刘德志既感到欣慰,但心情不免又有几分沉重。一些年青人(特别是一些中学生)为一点小事就赌气离家出走,还有些年轻人面对生活、爱情、工作的挫折往往会选择逃避态度,不想承担责任,心理缺乏承受能力,没有正确地选择解决问题的办法,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只凭感情用事,一时冲动,不计后果,让亲属心灵上承受煎熬,精神上受到沉重地打击,凡此种种让刘德志心里很不是滋味。有一位名叫孙悟的女孩仅仅是暑假里向父亲要求买台电脑在家上网没有得到满足便离家出走。湖北的一男孩因父母在学习上说他几句便一走了之,几年杳无音信。刘德志希望全社会都能重视年青人的心理问题,他也希望学校和家庭在教育过程中多注重孩子的心理教育,让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
与此同时,他也希望那些想利用寻人启事进行诈骗的不法分子,不要在失踪者亲属伤口上撒盐,让失踪者亲属雪上加霜。
2005年6月5日中午,在新疆某学院操场,一个只有7岁的女孩妞妞玩耍时突然离奇失踪!
在多方寻找未果的情况下,有点心灰意冷的父母,在一个朋友建议下,打电话给刘德志,请他在“中国联合寻人网”上发布了一条《寻人启事》,并在启事上注明“对提供准确信息者,其家人将给予1万元酬谢;能够护送其回家者,其家人将给予5万元酬谢!”寻女心切的妞妞父亲将家里的电话、手机、邮箱、详细住址等都写上了。
刘德志在他的网上公布了寻人启事,并在首页明显位置进行推荐,做成动画效果。半年多来,无数的电话打进了妞妞家,然而,满怀希望的夫妇不仅没有盼来女儿的消息,反而增添了他们的烦恼和痛苦:5万元悬赏酬金,惹来众多骗局……
一名自称兰州市公安局城西分局刑侦大队的大队长打来电话说,他们最近破获了一起拐卖儿童案件,其中就有他的女儿妞妞,并说妞妞受了伤,正在医院接受治疗,并问妞妞父母是否和女儿通话,如果愿意,他们和医院联系一下。
后来一名自称兰州某医院的医生又打来电话,说妞妞就是他的病人,由于受伤比较严重,正在急救中,不方便通话,目前,刑警大队已经垫付了两万元,他们说出了一个账号,让妞妞家人往这个账号里打钱。经警方经过调查发现,原来是一个骗局。
不久后,一个河北的妇女又给妞妞家人发来了短信:“我看到你的女儿了,她被绑架了,现在行动失去自由,这些绑架的人就住在我的院子里。他们要把你的女儿卖到山沟里去,正在谈价钱呢”。
最终,还是乌市公安局的民警提醒了他们,并很快识别了这个河北妇女编织的圈套。接下来,湖北、河南、山西等地的电话接踵而来,妞妞父母总是满怀希望地接电话,又满怀伤感地挂断电话。
除了骗子,还有无聊的骚扰者。山东省的一位失踪儿子的单亲母亲,在刘德志的寻人网站上公布她儿子失踪的信息后,经常接到一些莫名其妙的短信和电话,这些电话中有讽刺的,还有骂人的,还有威胁要对儿子下毒手的,等到她挂机按照手机显示号码再打过去的时候,对方的提示音是:您拨打的电话是空号……。
刘德志希望人们对失踪者家庭多一些帮助,多一些关爱,少一些伤害。
为了经营网站,刘德志经常熬夜,这使他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老许多。但尽管如此,刘德志表示,不管以后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他会将寻人网站进行到底。
(说明:1、由于可以理解的原因,文中部分案例当事人使用了化名;2、本文已刊发于《民主与法制》杂志2010年7月上半月刊。此为作者原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