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马德峰
内容提要:青少年离家出走是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本文以亲子互动的视角,从亲子互动角色、互动内容、互动方式、互动频率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探析,最后简要地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关 键 词:离家出走 亲子互动 社会问题
一、引言
所谓离家出走,是指青少年在没有得到父母允许的情况下,离开家庭或学校至少一天以上,且有意隐瞒其去向的行为。应该讲,青少年离家出走已成为世界性的普遍现象。在英国,据儿童保护协会估计,一年离家出走的青少年有10万人之多,就16岁以下的少年儿童而言,每9人中就有1人主动离家出走或被迫离家出走。在德国,据儿童保护协会估计,每年至少有5万名少年离家出走,成为街头流浪儿(实际数字可能还要高得多,因为许多父母没有向警方报案)。柏林早已成为流浪儿的首都,那里始终生活着3000名流浪儿。在美国,各街道和平民窟很容易见到这些离家出走的游荡青少年,与其他流浪者不同,他们主要由于家庭以及教育问题原因从家中“逃出”。在韩国,据韩国青少年问题商谈事务所调查,10岁以上的青少年中,有出走经验的占15.3%。专家推测,每年离家出走的青少年将超过10万名。离家出走的原因,一半是因为家庭的矛盾,其余的大多是为了和朋友一起玩耍或一时冲动。而在中国,青少年离家出走现象也日益增多,各种关于青少年离家出走的消息常见于报端,以至一些媒体发起“孩子,你为什么离家出走”、“出走少年”的大讨论。可见,离家出走已不是某个或几个青少年”心血来潮”之举,它已是当今社会不可忽视的社会现象。
就离家出走的结果而言,“尽管青少年离家出走是为了逃避家庭矛盾和情感混乱,但当他们走上街头后,发现这些问题丝毫没有得到解决,反而更加严重,他们独立地或几个人生活在城市中,没有经济地位,缺乏社会经验,从而增加了其他危险性,使他们常常成为犯罪的受害者,被抢劫、殴打或遭到性攻击,而且离家出走的青少年,特别是经常出走的,出走的时间很长,离家远的,很有可能参与一些非法活动,包括吸毒、酗酒、性行为的混乱等”(周凯等,1996:152)①。“离家出走的问题,被视为最严重的社会问题,因为这是犯罪的最大根源之一。由于游荡者身上没有多余的钱,他们多出入于贫穷地区,或龙蛇混杂的场所,故很容易与坏人打成一团”②(见参考消息1982年9月3日第3版)。当然,在中国情况目前可能没有那么糟糕,但是其业已显现和潜在的危害性、破坏性无容质疑。
家庭是人生的避风港,是青少年社会化的理想场所,但是羽翼尚未丰满的青少年却选择离家出走,这一非正常行为直接、清楚地告诉我们,作为第一重要因素的家庭及父母方面存在某种缺陷,因此,应该反思我们的家庭和父母,尤其是父母与子女的亲子互动,看看我们的父母在子女离家出走问题上扮演了什么角色。
二、成因分析
所谓亲子互动,是指父母和子女间的相互交往活动,它具有血缘性、亲情性、长期性等特点。作为日常生活中最基本、最普遍的现象,良好的亲子互动对于青少年社会化的顺利进行具有极其的重要作用,不当的亲子互动会导致青少年问题的产生,例如青少年离家出走。具体来看,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1、互动角色呈现中心——边缘的格局。在父母与子女的互动过程中,父母处于中心、主导、控制地位,子女处于边缘、被动、依赖地位,形成不对等的两极。通常“中心”居高临下,以自己的方式宏观地审视“边缘”的境况,强制性地输出“中心”的指令计划,根本不用考虑“边缘”的现实各种状况,“边缘”沦为客体,只能被动、消极地接受中心的意志。当今父母可谓“望子成龙”心切,不断地将成人的意志强加于子女,为子女规划、设计未来发展的美好蓝图,要求子女参加各种成材培训,小小年纪的孩子,又是画画,又是写字,又是练钢琴,又是学舞蹈,他们没有自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简直成了父母手中的一枚棋子,任由父母摆布。虽然,今天的物质生活愈加富裕,但孩子们却感受到一种压抑甚至窒息的感觉:生活的空间越来越大,生长的空间越来越小;住房的空间越来越大,心灵的空间越来越小;外界的压力越来越大,内在的动力越来越小。苦闷和烦恼已成为孩子们的共同心声,他们品尝到的不是金色的童年、快乐的少年,而是生活的压力和竞争的残酷。家已经不再是想象中的快乐天堂,而是一个束缚和“囚禁”自己的笼子。走出家庭,脱离父母的管束,意味着探寻属于自己的自由活动空间,无拘无束地享受快乐生活。正象一首歌里唱的那样,“走四方,路迢迢,水长长┅┅”,毫无疑问,这里寄托着这些离家出走者的梦想和暇思。
其实,就互动角色而言,作为子女的青少年是人,不是物,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情感,有自己独立的人格,与父母处于平等地位。亲子之间的交往实际上是主体与主体之间双向交互反馈的过程。它要求父母尊重子女的主体地位,用平等的眼光与子女交流,把子女当作自己的朋友,充分尊重他们的各种权利,不应高高在上,用极端的方式让子女屈服、让步,努力培养子女积极主动、乐观负责、自信自尊等良好品格。青少年的离家出走行为,可以说是对这种中心——边缘互动格局的无声的反抗和抵制,只不过我们的父母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仍将子女的离家出走视为其年幼无知,不懂事。
2、互动内容窄化。在亲子互动中,重视子女的智力发展,而忽视了非智力因素。为了能使子女将来考上重点高中、名牌大学,许多父母把子女的时间安排得满满的。无论双休日或寒暑假,总有做不完的作业,解不完的习题,剥夺了子女的休息、玩耍以及社会交往的时间,有的还不顾孩子的实际情况,盲目追求高分和名次,使得子女思想包袱过重,疲惫不堪。亲子之间似乎只有考试和成绩,全家人围着分数转,随着分数的高低或喜或忧。分数象一座大山一样重重地压在子女身上,使得子女成了挣分的机器,分数的奴隶。
作为青少年来讲,身体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所需要的营养知识是多方面的,不仅有智力方面,还应包括品德、审美、心理等诸方面的知识,互动内容的窄化,会使青少年营养不良,造成青少年心理压抑和痛苦的情感体验。请看一离家出走者给父母的一封信,主人公玲玲,17岁,南京某重点中学高三学生,“我决定离开这座生活了17年的城市,离开爱着她的父母亲人,这个念头已经酝酿很久了,绝不是心血来潮,也不是受了什么突如其来的打击和挫折。我只是对现在艰苦的生活感到极度厌倦,心理不能承受目前这种状态,所以我宁愿放弃自己苦苦追求的名牌大学,放弃自己学西班牙语的理想。我要去寻找真正的自由,去寻找我自己可以支配自己生活的一个新地方”(见扬子晚报2002年10月23日A1版)。这个例子说明,亲子互动内容十分狭窄,当青少年面对繁重学习和复杂人际关系,不可避免地遭遇到各种问题和挫折时,会在心理上产生诸如厌倦、困惑、恐惧、自卑等各种消极情绪,并在内心积压、叠加,终有一日不堪忍受,只得采取离家出走这种逃避现实的做法。可见,在亲子互动中,我们的父母是否可以站在子女的立场上,设身处地地体察子女面临的问题,感受子女的苦处,拓宽互动内容,提高子女的积极性,减少子女消极情感的产生。青少年离家出走,从这个意义上讲,是生活暗淡无光、枯燥无味所致。离开家庭,离开父母,从而脱离“苦行僧式”的生活,追求灿烂多彩的人生,这是与青少年身心特点相吻合一致。
3、互动方式上,重“言传”,轻“身教”;重惩罚,轻奖励,呈现两重两轻局面。父母是青少年心目中最早的偶像,是他们的第一任启蒙老师,父母的思想、性格、兴趣甚至生活习惯,会对成长中的青少年产生重要影响。马卡连柯曾说过:不要以为只有你们在向儿童谈话,或教育儿童、吩咐儿童的时候,才是进行教育,你们生活的每时每刻,甚至你们不在家的时候也在教育儿童,你们怎样穿戴,怎样向别人说话,怎样议论别人,怎样欢乐和发愁,怎样对待敌人和朋友,怎样笑,怎样读报——这一切对儿童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作为父母亲来说,应清醒地认清自身角色,在“言教”的同时,更多地以身作则,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子女树立榜样。遗憾地是,很多父母是重“言传”,轻“身教”。亲子互动过程中,他们往往会滔滔不绝,讲出一些笼统、抽象的大道理,尽管这些道理不错,但是要想达到这些要求却很难,更何况这些稚嫩的孩子呢?而且有些时候,“言传”和“身教”会产生抵触。“赌博危害极大,会断送自己的美好前途,破坏家庭和睦、幸福,危害社会。小孩子,千万不要学会赌博,想都不能想。可是,话虽这么说,自己却总是三天两头地坐在牌桌上不肯下来,沉溺其中,不能自拔”。“吸烟有百害而无一利,浪费钱财,糟蹋身体,小孩子绝对不能抽烟,懂吗?然而自己嘴上老是叼着一根烟,吞云吐雾”。“言传”与“身教”的不一,会使青少年内心十分矛盾,丧失对父母的信任,进而对整个社会及其现实产生怀疑。离家出走,也许是青少年听腻了虚假的谎言,看穿了众多的“假戏”,力图寻找真实的理想环境所致。因此,青少年离家出走,在某种意义上是对我们父母教育方式不当的惩罚。
对于子女的行为,父母看重惩罚、轻视奖励。奖惩作为一种手段,应根据不同的情况搭配使用。对处于成长中的青少年,尽量避免使用过多的惩罚,因为惩罚不当会对孩子造成心灵上的巨大伤害,挫伤他们探索世界、获取知识的积极性,导致亲子关系紧张。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奖励是调动子女积极心态,塑造子女良好品行,克服不良习惯的重要手段。亲子过程中,父母应多用肯定性、赞赏性的语言,对子女做出积极的评价。对子女的不良行为,父母不能随意斥责、体罚,简单粗暴的做法不仅无助于问题的解决,而且对子女的身心健康构成危害,引起子女的逆反心理和反常行为。通常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帮助子女分析不良行为产生的原因,和孩子讨论该行为错在那里,并指明改进的方法。只有这样,当孩子犯了错误、偶尔办了蠢事,也不至于为逃避父母的责难和惩罚,而被迫离家“出逃”。
4、互动频率较低,不能适应青少年成长的需要。在青少年社会化进程中,社会规范的学习、基本生活技能的掌握、远大生活目标的树立,这一切都需要父母的亲情鼓励与支持。通过父母与子女频繁互动,青少年获得了情感的巨大满足,增添了认识社会的信心和前进的动力。然而随着改革步伐的深入,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日趋激烈,许多城市居民父母需要从事繁忙的工作,很少或较少有时间来搭理孩子,亲子互动频率较低,甚至双方好几天不讲话,亲子之间产生隔阂、陌生感。在广大农村,情况或许更为糟糕,伴随着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许多年轻父母纷纷背起行囊去城里打工,家里只留下孩子和年迈的老人,亲子互动出现缺少。我们不能把希望寄托在这些老人身上,老人对孙辈的确宠爱有加,但他们精力有限,能力有限,已很难再教育好这帮“小皇帝”。
人是社会性动物,青少年也不例外,青少年的天性喜欢群体生活,特别是和年龄相同或相仿的孩子一起活动、玩耍,共同的语言、共同的兴趣、共同的心理特点,使他们在一起可以得到精神上的欢愉。但中国的国情是人口太多,只能实行独生子女政策,家庭结构小型化,趋向于核心家庭,父母和子女组成家庭的基本三角,暂且保持平衡和稳定。没有兄弟姐妹这样的同代群体,青少年已经失去了一个快乐的源泉。如果家庭基本三角间互动频率不高,甚至基本的两角缺失,那么青少年的情感需要更难得到满足,容易产生心灵的孤独、烦闷。离家出走,行走江湖,实际上寻觅一谈话之所,一倾诉之所,以期情感上的慰藉。此外,互动频率之低,还会导致亲子之间理解不深,“爸爸妈妈,我在你们的眼中是乖巧温顺的样子,妈妈你曾经说过世界上最了解女儿的就是妈妈,可是你们看到的只是一个伪装的我,真实的我是个心理残疾的孩子,我的心理是一片潮湿灰暗”(一离家出走青少年语,见扬子晚报2002年10月23日A1版);导致亲子之间沟通不畅,双方很容易由于一件小事产生分歧、冲突,使得情绪冲动的孩子愤而离家出走。
三、简要结论
当然,不可否认导致青少年离家出走现象的原因还有很多,如外部周围环境的巨大诱惑力、学校相关教育的不足、青少年自身的个性特点等。但不管怎样,父母与子女间亲子互动的不当是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这就需要父母深深地反省自己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在给子女一个自由活动天地的同时,采取更为恰当、合理的方式,教育、引导、鼓励子女,使其健康、茁壮成长,杜绝子女离家出走现象。“心理学家西尔伯艾森认为,信任和爱是避免父母和子女发生争吵的最重要的前提。给快成年的孩子更多的自由,让他们承担更多的责任,这也是父母教育孩子的重要技巧”。“当青少年子女情绪比较暴躁、反常,不断地与父母顶嘴,并扬言离家出走时。作父母的千万不能麻痹大意,不妨抽出点时间,与子女进行坦诚交流,使其内心情感得到宣泄,避免危机发生。”或许这些对我们亲子互动行为有所启发和指导。
同时,为了配合父母的工作,我们的学校、社会也要采取措施。在教育上,要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负担,开发学生潜能,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社会也要改变对离家出走青少年的刻板认识(即将他们视为问题青少年),加强对他们的保护与管理,为他们提供一定的社会福利,给予他们所需要的关心和帮助,同时积极开展家庭心理治疗,使其早日回到父母身边,走上正常的生活轨道上去。
参考文献:
1、 马德峰、李梅,2002,《透视街角社会——对苏北小镇一街角青年群体的调查》,《社会》第9期。
2、 周凯、叶广俊,1996,《对国外儿童青少年离家出走的调查研究》,《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第4期。
3、 《孩子,你为什么离家出走》,《扬子晚报》2002年10月23日A1版。
4、 《青少年出走成为美国严重社会问题》,《参考消息》1982年9月3日第3版。
5、 李淑英 赵幸福,1996,《离家出走中学生行为分析》,《实用儿科临床杂志》第4期。
6、 吴莲姬,2001,《离家出走的韩国青少年》,《国外社会科学》第5期。
7、 周名雄、王济中,1999,《芜湖市56名离家出走儿童个性特征及心理状态分析》,《中国行为医学科学》第2期。
8、 庞树奇、范明林,1998,《普通社会学理论》,上海大学出版社。
作者简介:马德峰,男,1975年生,苏州大学社会学院讲师,苏州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学方法和理论。
通信地址:苏州市东环路50号533信箱(邮编215021)
联系方式:0512-67626915(Email——mdf1@163.com)
转载自《中国社会学网》[http://www.sociology.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