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子扑克第一人”3年后长沙帮人“寻家”:最小的17岁,最大的47岁
沈浩将向市民发千副“寻家扑克”,市民有线索可联系本报
记者 黄静
4月19日,“寻子扑克第一人”沈浩,展示他的全国第一副寻人扑克。 记者 伍霞 摄
用失散儿童的照片代替传统图案印在扑克牌上,带着这些扑克牌踏遍全国96个城市帮助被拐离家的孩子寻找家人。4月19日上午,有中国“寻子扑克第一人”之称的安徽人沈浩,时隔3年后带着“寻子扑克”的升级版“寻家扑克”来到长沙,明后两天免费向长沙市民发放1000副“寻家扑克”。每副扑克中14张为家庭寻人,38张为游子寻家,其中4名寻家的游子可能是湖南人。■记者 黄静
蓝绿橙三色扑克替人“寻子”“寻家”
军绿大外套、沾满泥浆的旅行鞋、硕大的黑色布包,19日上午11时,记者见到了“寻子扑克第一人”沈浩。
“这是我制作的第20个版本的扑克,也是最特殊的一副,它不是父母找儿女,而是失散的儿女寻找自己的亲生父母。”沈浩从他那标志性的黑色布包里取出一个绿色纸盒,一副54张的扑克牌,大小王是寻人活动的简短介绍和寻人信息的征集,其余52张中,14张是家庭寻找失踪亲人,38张则是被拐儿童成年后寻找父母的信息。
在38张寻找父母的纸牌上,都印着寻亲孩子的出生年月、被拐时间、儿时生活环境、父母、亲人和家乡的部分回忆。“他们中年龄最大的47岁,最小的只有17岁,绝大多数都是80后。寻亲范围也很广,涉及广西、辽宁、河北、内蒙等省或自治区。”沈浩告诉记者,这次他一共带来了“寻子”和“寻家”两种寻亲扑克。寻子扑克底色为蓝色,寻家扑克底色是绿色和橙色,主要是收集的一些希望找到家的人的信息,其中有和家人失散20多年之久的成年人。
“寻家扑克”中有4人可能是湖南人
记者在沈浩的“寻家扑克”中看到,4张牌上印着寻找方向为湖南。“这些寻亲者都是拿到寻亲扑克或是看到寻亲报道后,主动联系上我们,提供自己的照片。从这4个孩子的口头描述推断,他们有可能是湖南人。”沈浩指着其中的4张纸牌告诉记者。
在4张扑克牌中的一张上,记者看到寻亲者没有标注照片。沈浩解释道,这位寻亲者现在和养父母生活在一起,不便大张旗鼓地公开寻找亲爹妈,害怕给现在的生活带来困扰,所以要求隐去真实相貌。如果有家庭与纸牌上的信息相符,可以私下要求核对照片。
“明后两天,我们将组织志愿者寻找合适的场地,将1000副充满希望的‘寻家扑克’发放到长沙市民手中。”沈浩最后表示。
经验之谈
沈浩“寻家扑克”第55张牌——防拐13招:
1、不要让孩子独留家中;
2、掌握孩子行踪,外出或上学由家长接送;
3、教育孩子不听信陌生人的话,不吃陌生人提供的食品;
4、不要让孩子单独到僻静的地方玩耍;
5、不要让他人随意触摸孩子身体,鼓励孩子说出遭遇;
6、让孩子背诵家庭住址和电话,能叫出家庭成员的名字;
7、与邻居和睦相处,遇事彼此照应;
8、教会孩子遇事打电话求助(110、119、120);
9、常备孩子的近照、血型、毛发和指纹记录;
10、千万不可让孩子离开家长视线范围;
11、带孩子外出时,留意四周情况避免遭人跟踪;
12、给孩子文身或佩戴有家族信息的挂件(如种牛痘不采用常规“井”字形,而刺父姓);
13、教育孩子,如果被人控制,设法自救。
扑克上的湖南寻亲娃
梅花6:老家很冷,用大火坑取暖
男,1990年出生,1993年或1994年冬天被拐,腊月二十卖到福建某地。单眼皮,O型血,胸口有5平方厘米左右的伤疤,左肩有一处肉色胎记。记忆中,离家当天很冷,中午跟妈妈去喝喜酒,他独自跑出去玩,被两名陌生男子控制,然后抱他上了火车。记忆中,是独生子女,家住市郊,自家有一栋两层楼,和父母同住。老家很冷,但记忆中没有下雪,他在一个大火坑旁烤火被拐走的,大火坑供路人取暖,烧蜂窝煤。
黑桃6:走失时穿着家里做的黑布鞋
男,1985年出生,O型血。1988年前后从外地被拐卖到山西某地,后成长于福利院。小时候的记忆已经很模糊了,3岁前后被人贩子带到山西,当地公安部门抓获到人贩后把他解救出来,人贩上线跑了,家人也失去了线索。
记忆中,当时到福利院时,身高1米左右,右手食指根旁有一个小疤,穿着一双家里做的黑色布鞋。
黑桃9:父母是军人,穿制服
男,大约1984年出生,1990年5月-9月被拐,当时大眼皮,大眼睛,小鼻子,长眉毛。现身高1.76米,穿41码鞋。头顶有一个坑,右腿有块旧伤痕,右下巴有粒黑痣。
记忆中,老家在一个城镇里,通长途大巴,马路两边是集市。父母穿着绿色制服,自己喜欢吃西瓜,当时被拐后,坐着汽车来到福建。
方块5:走丢时,爸妈在路边卖葡萄
男,约1986年出生,1990年秋天被拐。
记忆中,老家瓦房,有前后厅,在后厅煮饭。家里有四口人,有个妹妹;房子后面有一条小路,通往集市;家门口好多橘子树,有梯田,属丘陵地区。老家离城不太远,父母带他到城里卖水果,被拐的那天爸妈在路边卖葡萄。